yl23455永利(百度VIP认证)官方网站

当前所在位置:单位简介 > 发展历程 > 内容:
  •     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机械研究院的前身是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机械研究所,二00一年二月转制成为科技型企业后,改用现名。
      从1955年1月开始,广西先后成立了各农具研究组织。广西省农业厅在南宁和柳州分别组建了南宁农具推广站和柳城农具推广站。广西省工业厅在柳州成立广西省工业厅农具研究所。加上原有的南宁农业学校和省农业试验站共五个单位与组织,各自制订农具研究试验计划,研究改良旧式农具,设计推广新式农具,参加国内各种农具改革活动。
      1956年8月15日,广西省工业厅农具研究所迁到南宁市西乡塘后,改名为广西省机械农具研究所。1957年7月29日,广西省人民委员会批文同意将几个农具研究单位合并,建立广西省农业机械研究所,编制45人。
      当时研究所的任务是:引进试验设计制造适合广西粮食作物、经济作物及亚热带作物的生产和加工机具,并为各种类型的拖拉机、农用动力机配备全套的农业机器。拖拉机、农用动力机及农业机器的使用维护修理方法的研究。引进试验设计试制适合本地区不同扬程、不同动力的排灌机械。农业、畜牧业生产电气化自动化问题的研究。有关农业机器基本理论问题的研究。密切与各市县农机具试验研究单位的联系,并加以技术指导。研究总结群众对农业机具的改进和创造经验。
      1958年10月,广西农业厅将厅属农机大修厂的80余人和设备器材并入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机械研究所。经此充实以后,研究所的人员激增,机构扩大,研究力量加强,工作条件改善。加上新分配来一批大中专毕业生,全所总人数达289人。
      在1955年至1965年期间,当时农具改革的群众运动广泛开展,广西农机研究所密切联系群众,试验研究工作走群众路线,执行中央提出的两条腿走路的方针:即全面规划,重点安排;先近后远,远近结合;以土为主,土洋结合;试验研究与推广使用结合;群众运动与专业队伍结合。课题组研究工作执行“六事一贯制”(选题、设计、试制、试验、改进、总结),并实行领导、工人、技术人员三结合。
      期间研制成功多种农业机械用于农业生产。当时在广西普遍推广使用的畜力犁和机引犁、耙、水稻插秧机,割禾器和打谷机等,就是广西农机研究所的科研成果。为了宣传科研成果,1959年编写了59—3型插秧机、桂59式棘轮打谷机、湘桂59式水稻割禾器,人力甘蔗剥叶机、剥叶器等七种小册子,由广西人民出版社出版,新华书店发行。
      广西59—3型插秧机1960年2月参加中央农业部在广东东莞召开的全国水稻插秧机和半机械化水田耕作农具评选鉴定现场会议,农业部农业机械管理总局试验鉴定站关于59—3型插秧机试验鉴定意见是:“工作可靠,工效高,适应性较广,伤秧、漏插秧较少,可以定型推广”。后经多次改进,在广西、广东、江西、福建等省进行大面积生产试验,证明确实可用,然后推广使用。还发往古巴、马里等11个国家共65台,成为国家出口的农业机具。
      1964年5 月,经自治区编委同意,增挂“水稻插秧机研究所”牌子,专业从事水稻拔秧插秧机械的研究工作。
      1965年6月,广西65型人力夹式水稻插秧机成为我国第一台国家鉴定定型的人力夹式水稻插秧机。1966年在南宁插秧机厂和玉林插秧机厂批量投产。
      在选型试验工作方面,引进国内的机引犁、耙试验后,改进设计成适合广西红河拖拉机配套的犁和耙。引进剥麻机改进设计后用于广西黄麻剥麻机械化。组织一次全国薯类加工机械试验选型会议。此外,还用两年多的时间,分别承担农机部安排的两台手扶拖拉机、三台小型联合收割机在广西的地区适应性试验。
      1972年负责广西农机产品选型改进工作,经试验选型以后,与参加单位共同改进设计,试制成水田犁系列三种,旱地犁一种,星形水田耙系列三种,碾米机系列五种,齿爪式粉碎机三种,动锤式粉碎机三种。1973年至1975年先后鉴定定型,成批投产。
      文化大革命前期,科研工作受到影响,闹革命的时间占用科研时间,但科研工作没有中断,拔秧机、插秧机、水稻联合收割机、甘蔗剥叶机,机引犁、耙等主要课题,仍在继续开展。1968年8月成立所革命委员会以后,“抓革命,促生产,”继续按照既定的科研方针和方法,实行“工人、科研人员、领导”三结合,主要课题的研究都配有工人参加,比较正常地开展农机科研工作。
      1971年2月,广西农业机械化学校迁来与农机所合并,成立教学、科研、生产三结合的广西农业机械学校。广西农机所改称广西农业机械学校农机研究所,对外则是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机械研究所革命委员会。  
      1971年11月,广西继全国农业机械化会议后召开全自治区农业机械化会议,当时从中央到地方各级领导十分重视农机科研工作。广西农机所成立以来,自治区领导人韦国清、覃应机等多次到所参观指导,检查工作,布置任务,对全所职工起鼓励与鞭策作用,促使农机所出成果、出人才。1973年1月30日,韦国清书记带领自治区党委、自治区革委和南宁市革委诸位领导到所观看农机现场表演后,对拖拉机、配套农具、技术培训,农机所与农机校合并等问题,作了重要指示。1973年4月,农机校迁回邕宁原址。
      1978年3 月、5 月,全国科学大会、广西科学大会先后召开。人力拔秧机、广西65—2型大小苗两用人力水稻插秧机、中型全喂入水稻联合收割机、2GZ—Y型甘蔗联合种植机等四项合作完成的成果获全国科学大会奖。广西65型水稻插秧机等十四项成果获广西科学大会优秀科技成果奖。广西工农12—130型水稻拔秧机和腹挂式甘蔗联合收割机两项合作完成的成果获全国机械工业科学大会奖。
      1964年到改制前的2000年,共计有44项科技成果获不同部门不同奖级56次。其中广西59—3型(木结构)水稻插秧机1964年5 月获国家计委、经委、科委颁发的全国工业新产品二等奖,现已被中国农机博物馆永久收藏;桂林—-2号全喂入水稻联合收割机1985年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2Z系列水稻插秧机1982年获农机部重大科技成果三等奖;《甘蔗收获机械理论研究与探讨(专辑)》于1981年获农机部重大科技成果四等奖。
      1990年以来,有3人获自治区突出贡献科技人员称号,2人获自治区优秀专家称号,5人经国务院批准享受政府特殊津贴,1人获中国机械工业科技专家称号,1人获机电部优秀科技青年称号。
           为了适应经济体制全面改革,1982年调整科研方向:由研制田间作业机械为主转到研制农副产品加工和经济作物机械;由研制大中型机械为主转到小型农机具和半机械化农机具;由上级下达课题计划任务为主转到扩大横向合同项目。在方法上把“六事一贯制”加上“推广使用”一事,以利于科研成果商品化,对外签订科技有偿服务的合作协议。
      1985年,根据《中共中央关于科学技术体制改革的决定》精神,广西农机所定为技术开发类研究所,要求逐步实现事业费自给。为此,进一步调整科研方向,在搞好农机研究的同时,开辟包装食品机械研究新领域。这年七月,正式加挂包装食品机械研究所牌子,在往后十多年中,共为200多家食品生产企业提供技术服务。
      1985年开始试行所长负责制,将1981年已提出的科研组织收入及提成分配办法,发展为科研经济责任制。对外实行科研合同制,对内实行经济承包责任制。扩大服务领域,积极增加组织收入,为在五年内实现经费半自给而努力。
      1987年正式实行所长负责制。1988年试行研究室承包责任制,试制工厂实行生产经营承包。1989年全面实行科研经济承包责任制,试验农场开始实行经济承包责任制。之后直至改制为科技型企业,基本上都实行部门经济承包责任制。
      1991年以后,逐步走上了科、工、贸一体化的道路。1993年事业费减拨到位,实行人才分流与重组,安排一部分人搞经营(组建公司)。
      1993年广西农机所列为广西二十五个科研院所综合改革试点单位。实施综合改革的三年(1993—1995年),科研生产总值3357万元,与改革前的1991年和1992年两年的平均值相比,年均增长32.77%,合计利税645.3万元,年均增长47.3%。1995年全所人均收入达到10366元,较好地完成了综合改革试点的目标任务,通过了有关部门验收,并被评为自治区综合改革优秀院所。
      1998年,根据国家科委《关于加快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实施工作若干意见》的精神,全面贯彻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科学技术工作必须面向经济建设和努力攀登科学技术高峰的方针,深化所内体制改革,完善各种运行机制,理顺各种管理制度,一切为了顺利地转制成科技型企业而作准备。  
      2000年底由事业型科研机构转为科技型企业,并于2001年2月完成企业工商登记注册,更名为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机械研究院,2006年成为广西壮族自治区国资委监管企业;2016年7月成建制划转广西农村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管理,2017年12月完成公司制改革,由全民所有制国有企业转变成为具备完善法人治理结构的现代公司制国有企业。
      企业化转制后已发展成为集科研开发、产品制造、中介服务于一体、经营多元化的综合性科技型国有企业。设职能部门8个,所属独立核算生产经营单位 17个,公司拥有一支结构比较合理、能征善战、团结协作、勇于开拓创新的职工队伍,现有从业人员700多人,专业技术人员311人,其中高级职称50多人,中级职称130多人;拥有国家级创新平台2个、省部级创新平台5个。